中国人民大学:新闻记者的基本功——采访与写作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记者的基本功——采访与写作

5 (8人评价)

第五课 消息写作的理念和方法(下)的笔记

相关课时: 笔记详情:

第五节 消息写作的理念和方法(下)

写导语要学习广告的那一套方法。

不同媒体对于中心事实的关注点是不同的。

导语、次导语。

看过印度的一些资料。印度有50%的农业人口没有宅基地和农业用地。就都围在城市周边,棚户区。孟买

美联社、合众社、路透社、法新社

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

三公经费的公开,很多官员的消费都被公开了。

中央社(台湾Formosa)

不同的通讯社,对于同一条新闻有不同的侧重点,关注自己所关心的受众的利益。

练习:

1 农民工维权难

本报讯:随着农门工进城务工增多,成都市政协bla bla

2 生吃胡萝卜可以防癌

加背景的话,加在考前边一点。

背景衬托价值!

《科学日报》注重的是科技含量

《北京晚报》注重的是有用性

服务性很好!

提问式的导语

 

主体:

消息主体的功能

1 展开导语

2 补充导语

消息主体的写作

1 围绕导语写主体

2 逻辑严密

3 短句短段落,一层事实一个段落

4 断裂行文,不要连接词。

 

消息写作的误区

·多中心、无中心,埋没中心信息

·重程序轻信息

·套话连篇,漫天概括,缺乏实质内容

·缺少要素,叙事不清

·罗嗦重复

尤其是“会议新闻”非常大的一个问题

揭开了什么什么新的一页,

在什么什么的热潮中,

为了什么什么,而开展了,

等等

 

六 新闻背景的运用

· 什么是新闻背景

   新闻背景不是新闻,是旧闻。和新闻事件有关的历史和环境的相关材料。

就钓鱼岛时间来说,历史上的各种,什么国际海洋法就都是新闻背景。

横向材料和纵线材料。

我们叫历史材料和环境材料

 

· 新闻背景的作用

上访妈妈,衬托事实的新闻价值

新闻背景是记者发言的重要手段。

新闻背景可以增加新闻的可读性。

题外话:硕士论文《什么走进西北》走了171天

 

· 新闻背景的收集

网络、图书馆、工具书、专家网;

记者要有自己的专家网,常联络。有新闻事件的时候可以直接找他们,专业背景比你丰富太多。

0 0

你感兴趣的课程

5万+浏览/ 512学员/ 4评分
免费
3万+浏览/ 710学员/ 4.2评分
免费
3万+浏览/ 660学员/ 4.6评分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