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新闻记者的基本功——采访与写作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记者的基本功——采访与写作

5 (8人评价)

第四课 消息写作的理念和方法(上)的笔记

相关课时: 笔记详情:

第四课 消息写作的理念和方法(上)

快速报道新闻 唯一的写作方式就是“消息”

不是“通讯”也不是“深度报道”

新闻报道文体 / 新闻评论文体

事实信息 / 观点

报道和评论的结合体:《焦点访谈》

中央电视台评论部办的;述评类;

一 新闻报道问题的分类

新闻报道文体与新闻评论文体

 

新闻报道文体的分类:

1 消息:简讯、一般消息、新闻分析

2 通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

新闻特写、人物专访、

3 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

揭黑性的报道 就是标准的调查性报道;

富士康跳楼事件 解释性报道 它是非揭黑性的。为什二代农民工有这种焦虑感,我们去解释这种现象。。。地沟油、购买钓鱼岛

 

下面我们讲一下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真实性、指导性、时效性、通俗易懂性

熟悉新闻传播规律

1 向大众讲话-吸引力

2 独家性-事实、视角

3 学会深入浅出-故事性、人物命运

真是性,因为新闻是给社会提供信息的。整体的选题要均衡,写作上也要保持真实性。采访的人一定要是权威性的,必须要经过核对,到权威部门、找当事人核对、找文献年鉴去核对。我们是信息的把关人(Gate Keeper / Watch Dog)采访来的信息一定要保持真是性,特别是数字。一旦落到我的报道里,我就要确保正确率。训练自己的临时记忆能力,学点记忆技巧,培养一下良好的记笔记的能力。

 

指导性,选题的选择,我们的每一个选题就是在向社会突出表现你的理念。举例:修宪对于我们老百姓自身的影响。

 

时效性我们就不多讲了,特别是当我们的“公民记者”的概念出现之后,我们更要特别强调自己的时效性。我们记者一定要勤快,我们要有行走的能力。时效性可以用充分的准备来弥补。新闻报道问题的时效性,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写短,千万不要复制粘贴,始终保持自己写,无论什么东西。因为只有自己写的东西才是有一个中心思想有逻辑的东西。写作时效性,我们写字一定要快。要常写,学会写短稿子。

 

通俗易懂

政府文件、法律文件、科技报道、经济术语

1 深入深处-科学文献;

2 浅入浅出-儿童文学;

3 深入浅出-大众传播(向大众传播,大众被理解为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的理解能力。)

避免写的:逻辑混乱、写作上有误区

越有故事,越有现场越“浅出”。。。

 

熟悉大众文化传播的规律:bla bla

 

三 信息采集要领

·消息采集七要素

     何事、何时、何地、何人、如何(结果)、为何、何处出

·到哪里采集?--找到权威的采集对象

·如何采集?--访问、观察、查阅

·务必核实、善于记录。

《信仰--我们的故事》共产党人的故事

绣红旗

 

四 消息的写作

·消息的结构:导语+主体

·消息的结构要求:

   结果在前,过程在后--倒金字塔;

   新发生的事实在前,旧事实在后;

·消息的写作要求:

   短句子、短段落、断裂行文、小篇幅

 

撕裂性行文 消息不用“首先、因此”

越是具体的信息越有可信度。

《开往春天的校车》

一个新的趋向:(文体的融合)

1 长消息用小标题

2 通讯用导语

 

四 消息的写作

· 消息导语:突出中心,吸引读者

· 导语写作步骤:

1 选择中心事实--“卖盒饭原理”(价值点/不同角度)

2 选择最新时间点

3 衬托新闻价值

4 组织逻辑关系

5 清晰简练表达

写导语一定不能很谦虚,不要内敛。一定要张扬,一定要招呼,外露!!!哈哈~是要写的非常浮夸吗?

衬托新闻价值--好的新闻一定要强调包装。

 

 

 

 

 

 

0 0

你感兴趣的课程

5万+浏览/ 512学员/ 4评分
免费
3万+浏览/ 710学员/ 4.2评分
免费
3万+浏览/ 660学员/ 4.6评分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