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wpasleep

lwpasleep的笔记

来自人像拍摄经验(1)

逆光用av档拍人像 测光模式建议用评价测光或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光线变化强度太大建议用M档对于情绪温暖或者安静的画面,我会用淡黄,或者暗黄色调;对于特别宁静的、偏向于森女系风格的画面,或者靠近水边的画面(特别是海边),宜使用淡蓝或者深蓝色调;对于室内和静物一起的照片,比如茶杯啊八音盒啊什么的,可以试试蓝+绿的色调;对于一些情绪明朗的或者愉快的画面,可以考虑粉色调,也就是洋红+红色你要背景虚的漂亮,你得找一个背景有光的地方,注意不是直射光,而是反射光,因为只有像阳光照到一大片灌木叶子上然后再反射回来的光,才是均衡的、到处都有的;同时这个反射光最好是分散的,一个点一个点的,同样是为了背景光斑分布均匀。  

来自其他主题拍摄经验(0)

果是拍星空的话(不是星轨),我看过很多样片和数据,自己也尝试过,基本的数据设置是:至少要广角,等效全副30以内的焦距,超广角就更OK了;要大光圈,开到最大,一般2.8至少的,若是f4.5也可以,但是你得加高ISO了;快门释放时间请注意最好用30秒,过长了会出现星轨的痕迹;关闭镜头的自动对焦开关,然后把镜头的对焦指示点转到“∞”处——这个要注意了,不要把对焦环拧到底!到底反而不是对焦在无穷远,注意要对到“∞”处即可!然后相机最好还要设成延迟2秒释放快门,要保证相机一开始就是稳定的。

来自色调调整实例(0)

要深刻理解色调里面的曝光度、高光修正、补光效果、黑色色阶、亮度、对比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分别针对那个部分起效果。

来自色温尺度(0)

1.一些常用光源的色温为:标准烛光为1930K(开尔文温度单位);钨丝灯为2760-2900K;荧光灯为3000K;闪光灯为3800K;中午阳光为5600K;电子闪光灯为6000K;蓝天为12000-18000K。2.色温就是专门用来量度和计算光线的颜色成分的方法,是19世纪末由英国物理学家洛德·开尔文所创立的,他制定出了一整套色温计算法,而其具体确定的标准是基于以一黑体辐射器所发出来的波长。

来自色温指标(0)

更通俗的解释:光源发光时会产生一组光谱,用一个纯黑体产生出同样的光谱时所需要达到的某一温度,这个温度就是该光源的色温。黑体”的温度越高,光谱中蓝色的成份则越多,而红色的成份则少光色的对比:在同一空间使用两种光色差很大的光源,其对比将会出现层次效果,光色对比大时,在获得亮度层次的同时,又可获得光色的层次少。

来自原理和作用(0)

在纬度较高的地区(平均色温约6000K)的人就比较喜欢低色温的(5600K或6500K)

来自色温定位(0)

玩胶卷必须懂得采用与光源色温相同的彩色胶卷,才会得到准确的颜色再现通常,两种类型的滤光镜用于平衡色温。一种是带红色的81系列滤光镜在光线太蓝时(也就是在色温太高时)使用,另一种是带微蓝色的82系列滤,用来对付红光,以提高色温的。82系列滤光镜使用的机会不如81系列的多很多摄影家的经验是,尽量增加色温,而不是降低色温。用一枚淡黄滤光镜拍摄最平常的日落现象,会产生极其壮观的效果。

来自曝光的核心——三个参数:快门、光圈、感光度(0)

曝光正常应该有一个量化的标准,看直方图是最简单的,如果左右不溢出就OK。最大光圈和最小光圈时的画质是最差的,而中间某个光圈值拍出来的画质是最好的   小痰盂(EF 50 1.8mm镜头)最大光圈为f1.8,背景虚化能力相比狗头当然好了不知多少倍,但你要知道在f1.8下拍的片子画质很不好(通常称这样的画质叫“很肉”),但如果我们把光圈收一点点,收小点,比如f2.8,则画质会明显提高很多!收到f4则画质更好!而你要是收到f22去拍东西,则画质又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