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之愿

海天之愿的笔记

来自 全景构图法(1)

人物摄影的基本取景手法( 景别)分为全景( F u l l - s h o t )、中景(Medium-shot)、中近景(Waist-shot)、近景(Bustshot)、特写(Close-upshot)等。 对于人物照片,不是盲目地大比例框取人物,全景拍摄的关键在于背景和人物的协调性,即利用背景强调人物,并赋予表现力。这是全景拍摄的基本原则。1)利用色彩对比效果的取景B、G、R的反色是Y、M、C(依次)。蓝色的补色为黄色,草绿色的补色为洋红色(Magenta),红色的补色为青色天然色(Cyan)。 2)横向构图的画面布局  红色矩形框中的人物安排在三分法的线中心处,充分表现画面的稳定感。  

来自中景构图法(1)

  中景也称做膝上景(Knee-shot ),拍摄人物头部至膝盖部位,是强化运动感的取景方法。强调人物膝上部位时,稍不留神就会形成含糊不明确的照片。取景中应特别留意截取效果。中景拍摄中,应慎重考虑画面的布局,强力表现人物的眼神或周围环境,使观赏者感觉不到膝下截取效果。因为中景可强调人物和背景的面、线,表现更强的稳定感。

来自曝光的核心——三个参数:快门、光圈、感光度(1)

2.拿什么来控制光快门速度、光圈(值)大小、感光度(ISO)那么我们就要了解手持(无三脚架情况下)的最低快门速度(称为安全快门),这个看你自己手持相机的稳重程度,像我的话一般1/80s还可以,到了1/50以上就不行了。而且你自己的安全快门也并不是固定的,如果你要拍的东西正在快速移动而你要时刻跟着它,你得使用更高的快门速度比如1/1000s来保证画面的质量。光圈值——光圈大小最直观的影响是景深,通俗地说就是背景虚化程度(“景深”和“背景虚化”在最后一章会细说)。简单点说就是光圈大(注意是光圈大,也就是光圈值小,是反的,这点要时刻牢记),背景虚化能力强;光圈小,背景虚化能力小。最大光圈和最小光圈时的画质是最差的,而中间某个光圈值拍出来的画质是最好的,至于是哪个值最好,每个镜头不一样,但通常认为它是f8左右就可以了。感光度——这个简单,只要记住,感光度小的(比如ISO100)画质细腻噪点少;感光度大的(比如ISO6400、ISO12800)画质非常差,噪点很多。正常光线下建议入门机的ISO尽量设置在800及以下;光线充足就用ISO100或者200;如果晚上光线实在太差了,你又想拍到东西,那也没办法ISO必须开的很高。以上两种模式非常适合刚接触单反的骚年们!你们只要在TV的时候把快门固定成1/100s,或者在AV的时候把光圈开到最大,那你们就尽情去拍吧!  

来自勤加练习:TV/AV/M三种曝光模式&曝光补偿&测光(1)

在第一个月内(或者两周内),请使用TV模式也就是快门优先模式,并快门设置成1/125s(使得画面不会模糊),ISO的设置参照第一章在几周之后,请开始使用AV模式也就是光圈优先模式,把光圈设置成最大。这时你可以尝试用一下M模式也就是手动曝光模式TV只在对速度要求明显的情况下会用,比如拍运动的人,比如在混乱的环境下抓拍。AV占了我绝大部分照片的拍摄模式。控制光圈你也就能控制景深,控制画质,等等;而且即使不换成TV模式,那最大光圈也基本意味着快门是够安全的。M模式的使用次数是较少的,但需要的时候是必须要用的:就是在画面各部分光比比较大的时候,或者是在长时间拍摄组照时,需要每张照片曝光程度尽量统一的时候。简单点说就是:当你觉得第三个参数让相机来设置的话时常不符合自己要求,那就换用M模式相机上的测光系统是以18%中灰为测光基准,所以一般情况下,拍摄白色物体时采用的是正曝光补偿,而拍摄黑色物体时,采用的是负曝光补偿。闪光曝光补偿是相机在闪光拍摄时对闪光强度进行调整的一种功能设置。如果闪光补偿与曝光补偿相结合,曝光值将合计在一起。曝光补偿是通过控制光圈和快门速度来对照片进行补光的,闪光曝光补偿则是通过控制内置闪光灯的输出功率对照片进行补光。而“主体与背景的距离”则是闪光曝光补偿与普通曝光补偿的最大区别。当主体与背景距离足够远时,闪光曝光补偿主要考虑测光模式和主体的反射率,而不再考虑背景,因为这时闪光对背景的亮度变化已经可以忽略;而普通曝光补偿在任何时候都必须考虑背景的亮与暗。对焦是要“对到某一物体的某一点的”,对好之后不松开快门重新构图时对焦点是不变的——同样的,“测光”也是要“对于某一物体的某一点测光对的”,测好之后也是能重新构图而保持测光结果不变的。

来自Lightroom和Photoshop摄影后期教程04(通道)(0)

黑白图通常都经得起锐化黑白图通常可以加些清晰度,看起来很硬低降噪显得更脏更颓废

来自人像摄影怎样选择姿势和面向角度?(0)

1.姿势正身 身躯正对拍摄镜头,易于表现体形的宽度,显示直线条,有庄重或呆板的感觉。侧身身躯与拍摄镜头形成一定的侧角度,易于表现体形线条,对女性尤其能显示曲线美。弓背 侧身而坐,胸不挺直,具有悠闲自在的特点。适宜表现休息、交谈、阅读、写字等情节,可用于各种年龄的半身人像造型。倾斜 不论身躯向任何角度倾斜,都能给人以活泼而具有动感的视觉效果。此外,对拍进手的照片,还要用手势加以配合。2.角度蛋形脸,正、侧角度都宜拍摄圆形脸对成人来说,则宜采用七、八分面侧向对女性来说,可选择一定的侧角度,以便对腮骨起 隐掩作用。长形脸,宜选择七分面侧向,以便隐掩长度。

来自人像摄影有哪些画面结构形式?(0)

人像摄影画面上,侧身、侧面或正面侧身的姿势,左右不等,或者一边是人物主体,另一边是景物陪衬,画面表现为不等式结构

来自人像摄影应选购哪种相机?(0)

拍摄头像或特写人像,就要使用中焦或长焦镜头,其焦距一般需要越过标准镜头1—2倍拍摄半身人像和头像特写,镜头的有效口径以大为宜,以便使主体清晰,背景略呈模糊,增强远近空间透视感,从而突出主体。镜头的有效口径大,在光线略暗而又没有闪光灯的情况下,拍摄动态人像,仍可使用较快的快门速度。

来自旅行人像摄影应携带哪些器材和附件?(0)

不论携带什么照相机,镜头遮光罩和二号黄滤光镜都宜置备。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带上彩色和黑白摄影常用的各种主要滤光镜(包括UV镜、天光镜、偏振镜等)以及黑白摄影用的黄、红、绿等滤光镜。天空滤光镜:其作用是调节天空与地面的反差UV镜和天光镜:它们的作用主要都是吸收大气中的紫外线。改变成像结影常用附加镜:柔光镜,晕化镜,近摄镜

来自人像摄影怎样布局?(0)

通常,主体人物可安排在黄金分割美感点上。人物和其他景物的安排,要主次分明、疏密有致,不可堆积充塞。除了对主体人物的位置作适当安排外,往往还要通过另一些人物和景物,起到培衬或均衡的作用。 1、人物头脸方面人像摄影的头脸,在视觉上,脸部为重,后脑较轻。2、主体方面可通过主体自身的肩头可自身的手以及与主题有关的书、花、茶杯、扇子等陪衬物体作“衬垫”,就能使失重的主体起到稳重作用。 3、主体与陪衬方面为此,可将人物所占空间的面积安排得小些,而对景物占有的空间则安排得大些,以取得画面均衡。4、明暗深淡方面  人像摄影构图中,对于明暗深淡,视觉上的轻重也有所不同,一般以深色为重,淡色较轻。通常,可用小面积的深色块面与大面积的灰色或淡色块面进行平衡。5、色彩方面也要以小块面的暖色或艳色对应大块面的冷色或晦色。例如,人物脸部小块面的暖色周围,可安排块面较大的冷色;当拍摄暖调人像照片时,应尽可能使脸部肤色鲜艳,而将周围的暖色处理得晦暗些,既便于突出主体,又可使画面得到色彩均衡。

来自拍摄角度和距离对人像摄影有何影响?(0)

角度高低,是指照相机的俯仰。高角度俯摄,由于镜头成像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对正面半身人像,能起突出头顶、扩大额部、缩小下巴、隐掩头颈长度等作用,使人像产生脸形清瘦的成像效果;拍摄全身人像,会使人物成像有矮小前倾的感觉,而身后地面显著,地平线上升;如果拍摄多人像,两边人物以及背景和陪衬物体的垂直线条会出现向外倾斜的变形现象。低角度仰摄,对正面半身人像,会出现额部缩小、下巴扩大、鼻孔突出、头颈过长、脸形饱满的成像效果;而身后地平线则下降或隐掩。一般地说,拍摄头像或半身人像,距离可掌握在2一3米左右,不宜近于1.5米。而全身人像的拍摄距离,可掌握在4一8米之间。

来自人像摄影如何划分主体和突出主体? (0)

1、划分主体的原则  处理人物和景物之间的关系,要以人物为主体。  处理多数人物之间的关系,要认定其中的主要人物为主体,或以多数人物同为主体。即使只有一个人物,也要认定其主、次结构,例如,拍摄全身人像,一般以头部为主体;拍摄半身人像或人像特写,一般以脸部为主体;拍摄人像脸部大特写,则一般以眼睛为主体等。2、突出主体的方法  要将主体安排在画面中的显著位置,一般还可给以占据较大画幅,以便使观众一目了然。通过光线、影调、色彩的对比作用,突出主体。例如,对明亮的主体采用阴暗或深灰色背景,对阴暗的主体采用明亮或淡灰色背景;运用逆光勾划出主体的轮廓;彩色摄影,则可利用不同色相和明度的对比,突出主体。运用光圈的作用,控制景深,使主体清晰,陪体或背景模糊,以虚衬实,突出主体。运用线条的作用,突出主体。通常 ,画面线条的交叉点或汇合点,可形成视觉中心,在这个位置安置主体,易于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来自人物摄影怎样处理背景? (0)

1、利用光圈  如果背景杂乱,可开大光圈,缩小景深,使背景模糊,人物突出。  2、利用长焦距镜头  使用长焦距镜头拍摄,可使画面中包括的背景范围缩小,而人物所占面积的比例扩大。  3、利用拍摄角度  采取仰摄、俯摄或改变拍摄点,能简化和避开杂乱而不必要的背景,有利于突出人物。  4、利用距离  调整人物与背景的距离,借以突出人物。例如,人物离身后的树木越远,就越显著。5、利用光线  不同光线的运用,可造成不同的背景效果。例如,利用阴影作背景,能突出明亮的人像;运用逆光,既可将杂乱的背景隐藏在阴影里,又能勾划出人像轮廓,使人像与背景分开;利用天空,则可将人像摄成惹人注目的剪影等。  6、利用色彩  通过不同色相和明度的色彩,可使人像与背景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突出人物。  7、利用画幅  尽量使人物充满画面,从而相应缩小背景面积,突出人物。  8、利用环境  选择与人物有呼应的景物作背景,表现环境特征,突出人物。例如,以炉台为背景拍摄炼钢工人的操作;用实验仪器作背景表现科技人员的科研活动等。  9、排除景物干扰  处理有物体的背景时,要注意背景中有无某些物体与人物连成一线而影响人物的表现。例如,取景框内出现地平线恰巧处于人物颈部,或者人物头顶矗起树干、电线杆等现象,都需加以避免。

来自场景七:强光环境(0)

在光照强烈的环境下,一般都习惯降低一点曝光补偿,防止亮部过曝。但也造成了大光比情况下,阴影部分的曝光严重不足,给后期留下的余地也很小,几乎不能提亮了。所以在模特脸部不面向阳光的时候,或者侧光照射,光比较大的情况下,刻意大幅度提升曝光补偿,以求得暗部的充分曝光,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光比,当然,这个方式的前提是用RAW拍摄,利用其宽广的宽容度,可以将亮部的略微过曝弥补回来。

来自中近景构图(0)

该取景方式拍摄人物脸部到腰部以上的上半身,表现人物的神态,演绎气氛。当需要表现人物的神态或强化气氛时,使人物充满画面的拍摄方法,也是较好的选择。协调的周围环境和人物神态最具氛围表现力。 采用中近景(Waist-shot)使人物充满整个画面。这样的构成没有产生憋闷感的原因在于使用了三角形构图。中近景(Waist-shot)画面上使用三角形构图,可以确保出人物的留白,这样即便人物充满了整个画面,也不会产生憋闷感。那么,把人物安排在画面的左/右侧,再把胳膊抬到腰部,就可形成三角形。此外还可以使用其他工具形成三角形构图。

来自近景构图法(0)

近景拍摄人物脸部到胸上,用以细致地表现人物的神态,演绎气氛。人物照片多采用纵向构图。人物头部上侧及下颚的位置可适当留取空间后取景,会形成富有魅力的照片效果。横排的构图可以一同框取人物和周围环境,可表现动态效果。近景(Bust-shot)拍摄中使用最多的是容易留出空白的纵向构图。当人物必须安置到画面中心时,视线反方向的留白不能过大。 对于注意力集中到人物背景上的被摄体或色彩对比效果明显的背景,最好使用横向构图。对于没有特殊的辅助性被摄体的空间,应果断使用纵向构图取景。

来自特写和大特写(0)

特写一般表现人物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节的画面。在拍摄特写画面时,构图应力求饱满,对形象的处理宁大勿小,空间范围宁小勿空。通过特写,表现人物瞬间的表情,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女性的特写镜头应尽可能隐藏脸部的缺陷,不可影响其形象。对于特写中不能隐藏的缺陷或不足,还可以通过后期处理进行修饰。在宽画面的中心,以全身(全景)取景人物,而周围环境中没有可增进人物魅力的辅助被摄体时,则该人物照片不能成为好的作品。没有可取的背景时,在人物周围不要留出过多的空间。

来自现在就搞定拍好照片的最有用设置吧(0)

“标准”预设保持原样,貌似是(3,0,0,0)“人像”预设四个参数(0,-4,-3,0),专门用于拍清新风格的人像,使得画面的色彩淡雅,锐度反差都很低“风光”为(6,0,2,0),这个也并不是说拍风光就用i这个设置,只是当我需要色彩艳丽且锐度高的时候会选择这个“单色”为(7,0,N,N) 

来自人像拍摄经验(0)

理论上任何镜头都可以拍人像,从狗头到牛头,从50定焦到200长焦,甚至是鱼眼和超广角镜头。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人像还是需要一只大光圈定焦镜头!比如50f1.8、35f2、40f2.8等等还有在时间上,拍外景人像最好的时间是下午四点多一直到太阳下山,这时候光线的角度和强度会使得皮肤的质感很舒服,同时背景(焦外)也会比其他时间更好。(1)逆光照的要点拍逆光的时候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很容易跑焦(就某些入门机和镜头而言),另一个是光的变化很快导致曝光效果时常变化。解决办法就是,自己稍微移动下位置,把画面里的太阳“藏”到人的后边去,一般是被头遮住的样子,这时候画面就没那么亮了,不会有太多光线直接进入到镜头里干扰对焦。这时候对焦在头部,不要松开快门,然后平移自己(或者说相机)的位置重新构图,拍下照片。抛开太阳而去拍一些人像的细节(比如低头拍脚,或者水平的角度拍手中的动作啊神马的),这时候因为太阳从画面中消失了,相机接受的光线就会大幅下降,我们的曝光三参数也需要作出大幅度的调整。AV的缺点也很明显,正因为此模式下的曝光数值时常被相机调整,所以你拍的类似角度的几张照片曝光程度都可能不同,不是很统一。解决办法就是把测光方式设定在“评价测光”(一般都是用的这个)或者“中央重点平均测光”,这样对整个画面测光,则类似构图下的各张照片曝光数据会比较接近。M模式:比较上边的AV模式,不难发现M模式的最大优点便是可以在拍逆光组照的时候使得类似构图的照片明暗程度都差不多,你只要调好三个参数,那么你也不用担心画面中阳光被挡来挡去影响数据了——简单点说就是你的照片基本都是一个亮度。顺带提一下另一个情况也很适合用M模式拍(非逆光),就是现场光线很弱,而你又想要对曝光作精确把握的时候。(2)关于色调多多留意日系森女系欧美系各种风格的照片都是偏什么色调,然后再在自己的拍摄中尝试。我的经验是,对于情绪温暖或者安静的画面,我会用淡黄,或者暗黄色调;对于特别宁静的、偏向于森女系风格的画面,或者靠近水边的画面(特别是海边),宜使用淡蓝或者深蓝色调;对于室内和静物一起的照片,比如茶杯啊八音盒啊什么的,可以试试蓝+绿的色调;对于一些情绪明朗的或者愉快的画面,可以考虑粉色调,也就是洋红+红色而对于饱和度,拍摄人物就不要调的过高了,倒是调低点很适合拍清新风格和森女风格的片子;若是拍夏天阳光下的小景,提高饱和度会有很棒的效果哦!而且你也可以尝试在提高饱和度的同时降低锐度和反差,效果也很独特(3)背景的选择首先你要背景虚的漂亮,你得找一个背景有光的地方,注意不是直射光,而是反射光,因为只有像阳光照到一大片灌木叶子上然后再反射回来的光,才是均衡的、到处都有的;同时这个反射光最好是分散的,一个点一个点的,同样是为了背景光斑分布均匀。最后你得懂得运用背景的美,简单点说就是你别一味想着把背景虚掉(很多人觉得这样才看起来专业),实际上有时候保留背景的细节,或者直接把背景和人物拍的一样清晰,会比全部虚掉的画面更有感觉!这就需要你得好好控制自己的光圈和对焦距离在拍人像的时候把光圈收几档,比如收到f2.8,或者f4来拍,等你把照片传到电脑上细细品味的时候,会发现收几档光圈之后的画面真的好很多!特别是人物脸庞的细节。注意这个很重要!拍人像特别是抓拍人像,请选择相机的连拍模式!即使你的连拍速度很慢,也比单拍强百倍 

来自其他主题拍摄经验(0)

1、风景照一般喜欢拍大太阳下的各种景色,比如老房子或者学校里的一些细节神马的。预先要把饱和度调高点,还有注意阳光的位置和角度,一般来说顺光拍的风景照片会比较舒服,逆光的话适合有夕阳的时候。特别注意一点是在阳光下千万别太相信自己的液晶屏,因为阳光太强了,你很容易误以为回放的照片拍的欠曝了。3.夜景抓拍,你得把ISO开高(3200或更高),光圈开到最大,以保证快门速度,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打开内置闪光灯。或者干脆用TV模式,把ISO设为自动,快门速度设为1/80s。若是要拍有大光斑背景的图,如下图。那你需要一个大光圈镜头(f2.8至少的,一般都要1.8,越大越好)。然后用M模式,把ISO开到能忍受的程度(我用1600)。之后要选择背景,背景灯光最好是:1.点状而且相比周围亮很多2.最好是不规则的,规则的光斑不大好看3.要足够多。然后注意自己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你拍的东西越近则效果越好,但是过于近了你又对不上焦。若是要拍有大光斑背景的图,如下图。那你需要一个大光圈镜头(f2.8至少的,一般都要1.8,越大越好)。然后用M模式,把ISO开到能忍受的程度(我用1600)。之后要选择背景,背景灯光最好是:1.点状而且相比周围亮很多2.最好是不规则的,规则的光斑不大好看3.要足够多。然后注意自己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你拍的东西越近则效果越好,但是过于近了你又对不上焦。如果是拍星空的话(不是星轨),我看过很多样片和数据,自己也尝试过,基本的数据设置是:至少要广角,等效全副30以内的焦距,超广角就更OK了;要大光圈,开到最大,一般2.8至少的,若是f4.5也可以,但是你得加高ISO了;快门释放时间请注意最好用30秒,过长了会出现星轨的痕迹;关闭镜头的自动对焦开关,然后把镜头的对焦指示点转到“∞”处,然后相机最好还要设成延迟2秒释放快门,要保证相机一开始就是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