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理解人类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理解人类传播

4 (4人评价)

大众媒介对社会的影响(下)的笔记

相关课时: 笔记详情:

教养理论

教养理论的主要观点:

(1电视观众认识的现实接近于电视媒介呈现的现实,而非真正的现实。

(2接触媒介越多的人越明显

(3主流化:收看电视多的人的观念会趋同,不管性别年龄教育如何,他们形成了社会的主流观念。

(4共鸣:人们在电视中看到的场景同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场景有重合时,会大大提高教养的程度。

知识沟假说: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信息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数字鸿沟在扩大

接触机会、基本技能、内容、接触欲望


三、强大效果论

20世纪80年代后,强大效果论重新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巨大的效果,但与铅弹论不同,强大效果论强调的效果不是简单的、直接到、而是复杂的、间接的,不是短期的、立竿见影的,而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不是微观的、个体的,而是宏观的、社会的。

诺依曼:沉默的螺旋理论

大众传播的三个特质是累积性、普遍性、共鸣性

大众传播能以三种那个方式影响沉默的螺旋—对什么是主导意见形成印象

—对何种意见正在增强形成印象

—对何种意见可以公开发表而不会遭受孤立形成印象。

第三者效果理论

戴维森提出:人们倾向于夸大大众媒介消息对其他人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而低估了自己所受到的影响。

电视更容易影响人的价值观

传播效果研究的普遍结论:

1.大汇总传播对个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上。大众传播影响了公众对现实问题及其重要性的认识。

2.大众传播影响了社会群体的观念和文化,并促进各种群体的融合。

3.大众传播能促进社会变革和产生新文化形式。它帮助传统社会实现现代化,并形成了大众文化。

媒体特别是新媒体在社会融合中的作用是什么呢?

新媒介的新理论议题:

1.信息社会

2.社会与传播网络

3.自由与控制

4.互动性

5.使用经验

6.责任与信任

7.新的批判理论

追求善治的国家

阅读书目:马克思维尔麦库姆斯《议程设置》

《媒介效果:理论与研究前沿》

迈克尔舒德森《新闻社会学》

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


 

0 0